
湘伴導讀
“詩畫美韻,流傳千年,青石板上,走過歷史的痕跡……”
5月24日,一場古風大秀在“千年打卡地”永州上演:身著古裝的少男少女們聚集在零陵古城冉溪廣場,他們要在當晚競逐出“一眼千年 零陵古城Cosplay國風古裝秀(第一季)”的冠亞季軍。
讓古風與現代完成碰撞、交融,這是永州新名片的“打開”方式之一,然而,這張新名片的內容遠不止于此。
永州的新名片到底是什么樣的?今天,湘伴君就帶你去看看。
01
入“寶山”,得見清涼
陽明山紅軍長征遺址群。 紅日山山頂的“在云端”精品民宿。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02 探“寶藏”,一眼千年
陽明山獨有的“小氣候”讓這里常年平均氣溫只有22度,盛夏時節晚上睡覺都需要蓋被子。2023年,為做大做強避暑康養,當地推出了“走,去永州——暢享陽明山22℃的夏天”主題活動,并捧回了全國首批、湖南首個國家“避暑旅游目的地”金招牌。去年7月至9月,景區共接待游客79.5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1億元。
今年剛進入避暑季,不少游客就開始提前訂房,“陽明山竹悅灣民宿”老板羅世杰透露,最近幾天已經有百余名客戶預訂了6-8月的客房。
而金洞管理區的紅日山則像一座“縹緲峰”:流嵐霧靄、氣候涼爽,從而成為永州避暑界“新秀”。位于山頂的“在云端”精品民宿總經理譚琴告訴湘伴君,去年12月試營業期間,市場反響良好,今年6月開始,他們租賃的4人座小型飛機將投入使用,用來接送入住游客。
永州立足山水資源優勢,將避暑旅游作為重要發力點,同時扶持相關產業如民宿、研學、康養等的發展,力爭供給適配需求,在遵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發展邏輯中,讓永州名片有了新亮點。
這里如同一個“寶庫”,閃耀著歷史人文之光:舜文化的溫潤如玉;周子理學的燦若星辰;柳文化的千年之音……
山水是“骨肉”,文化乃“血脈”?!熬剿?、細作人文”的文旅融合就是要讓“骨肉”見溫度,讓“血脈”有鮮活度。
“摩崖石刻講究‘依山而成’‘依山而鑿’,它的制作工藝通常是在天然的、不規則的石塊、崖壁上就地進行打磨、鐫刻……”浯溪碑林的講解員楊次君娓娓道來。
湘江奔涌,浪花不時拍打著岸崖,摩崖上的詩詞文章,如同歷史對人耳語。
矗立千年的這些摩崖石刻,是從水石到人文的創造性轉化,如今,它們又在科技的賦能下實現“活化”。
湘伴君在湖南科技學院看到了神奇的畫面:包括石刻在內的文物“活”了起來,數字信息疊加物理環境,創造出一個能快速傳播歷史文化遺產故事的數字世界,同時運用計算技術,為文物修復和保護提供精確的數據和參考。
保護—研究—利用,環環相扣。政府、高校、民間,都在為永州文旅發力。
在全國首家集展示、收藏、保護、研究與傳拓體驗于一體的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館——永州瀟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館,湘伴君看到,這里分為展區和拓片活動區,既能觀賞研究碑刻拓片,又能體驗親手制作拓片的樂趣。
文化體驗往往直接促進旅游消費。這一點在零陵古城體現得非常明顯。
2022年,零陵古城入選文旅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一到晚上,這里便燈火通明,游人如織。去年以來,古城依托柳子文化,打造“柳宗元文化旅游周·零陵夜宴”,創新推出“一眼千年·零陵古城cosplay”國風古裝秀,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打卡。
深厚的歷史文化猶如一座“富礦”,關鍵看如何挖掘。
03
永州新名片,還會有更多內容
兩年,恰好是一個“留白”,讓永州可以在新名片上續寫更多內容。而對于永州來說,也確實還有著廣闊的文旅發展空間。
地理上,永州地接兩廣,在吸納兩廣,尤其是廣東的游客上具有天然優勢;同時,永州是中西部地區對接東盟的重要通道節點,2022年,已與東盟10國建立了經貿往來關系。地理區位優勢,以及經貿活動帶來的人氣,無疑是文旅發展的“增強劑”,也因此,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打響名氣,推進東盟華僑文化交流,將是永州的下一個目標。
資源上,“農林文生旅”呈“鏈式”發展。農業林業資源為優質特色產品提供基礎保障,并持續構建良好生態環境;而歷史、紅色文化資源則充實著文旅內涵,可以鑄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比如:中華文明發祥地、湖湘文化重要源頭、瑤族同胞尋根訪祖圣地、絕對忠誠的紅色文化。
趨勢上,旅游市場正在“下沉”。今年“五一”假期,四線及以下城市旅游預訂訂單同比增長140%,增幅明顯高于一二線城市。市場的下沉,讓小城市的文旅迎來發展機遇,淄博、天水、阿勒泰,都在這股潮流中有所收益。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實施全域旅游戰略,永州正以”建設文化生態旅游名城“為目標,積極發揮資源優勢,全力完善“六要素”對接機制:“走,去永州”公共文旅平臺+吃、住、行、游、購、娛,以緊緊抓住風口。
責編:田文
來源:湘伴微信公眾號
下載APP